嗨,我是財務建築師顏菁羚Lidia。
今天想跟大家講講一本書:《對財富說是》,這本書在台灣的譯名叫《上7堂富有的故事:成為有錢必備的智慧》。
為什麼我一直大量在看這類講「金錢思維」的書呢?
因為我發現,在我35歲以前 ,我只在乎「投資什麼能賺更多錢?」「投資的方法有哪些?」但是後來發現,很多時候即便我賺到了錢,那些錢還是會很快就消失不見,我會拿去花掉,拿去買東西送別人或者是請客,還會想拿錢回家證明自己。
結果錢根本就留不住。後來我發現到,就像這本書裡面講的:
做決定的是意識,導致結果的是無意識
很多人都會給自己定一個賺錢目標,把這個目標貼在牆上,天天對自己說:「我今年要賺一百萬。」但是你的心底卻會有一個小聲音在說:「我做不到,因為我不夠好,我不值得。」
當你有這樣的無意識時,贏的永遠都是無意識。
到底是什麼阻擋了我們實現目標?答案就是無意識,科學證明我們的頭腦95%到99%都是處於無意識狀態的。做決定的是意識,而導致最後結果的是無意識,無意識的頭腦在主宰我們的人生。
你是被金錢占領了,還是被金錢滋養了?
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財富,但是限制性的看法,限制我們邁向財富自由。《對財富說是》作者阿南朵在全世界講授財富心理課很多年,她總結出幾種限制人們無法獲得財富的信念,這些信念決定你如何看待金錢,決定了你可以獲得多少錢。
關於金錢,我們會有哪些常見的限制自己的看法?
1、盲目追求更多金錢
很多人跟錢有不自在關係:焦慮、恐懼,沮喪,抱怨。把焦點放在盲目追求金錢上。
2、努力、辛苦、犧牲才能賺到更多錢
有人認為賺錢有壓力,這種無意識的信念限制自己,讓自己錯過輕鬆賺大錢的好機會。
3、把錢花在別人身上,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容易
這種在無意識裡對錢有羞恥感、罪惡感的人即使賺到錢,也不會讓自己去享受金錢。
4、對別人開口要錢是不可以的
如果你沒有辦法向別人開口要錢,或者你借別人錢都沒有辦法開口要回來,這源於你的一種驕傲。
5、我不值得、我不夠好
如果你對自己的認知是不值得或者不夠好,那麼當你去追求大目標的時候就會遲疑,這種無意識會破壞你和金錢的關係。
6、有錢要牢牢抓住
如果你太想控制錢,你對錢就會產生一種無意識的焦慮和恐懼,它會限制你的目標。
7、有錢就要花掉
擁有很多錢是一種很棒的感覺,但你不去欣賞、不尊重、感激錢,錢就不會留在你身邊。
上面這幾項,我幾乎都有…..
我們對錢的這些自我受限的態度是從哪裡來的?
大部分都是受父母影響所致。在人生的前六年,父母是對我們最大影響力的人。父母能夠對孩子發揮這麼大的影響力,是因為孩子對歸屬感有需求,對父母親都有很強的無意識的忠誠。
即使我們不喜歡爸媽,但是我們對父母親有一種無意識的渴望歸屬感。我們變得像我們的父母,接受了他們的態度、想法、甚至是情緒和慣性。
比如,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,我們就不允許自己比父母有更好的兩性關係;如果父母沒有享受過金錢,我們也不會讓自己好好享受金錢——如果他們不成功,我們也不允許自己成功,那是一種無意識的不允許。
這些都是無意識的態度,沒有對和錯,最終的解決方法,就是要和父母和解,才能與金錢建立連接。
我們有一半來自父親,一半來自母親,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根源。如果我們拒絕父母,沒有辦法接受他們,就代表我們是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的,所以我們要看到父母已經給了我們他們所能給出來的一切。
我們從小在父母那裡接收到很多訊息:「你必須成為我希望的樣子,我才愛你」「你要活出我的期待,我才會愛你等等。」這些概念,造成了我們內在的空缺。
為了填補這些空缺,我們就用了很多方法。但問題是沒有任何其他東西可以填補這種空虛,只有自己才能填補,還要承認:沒有看重自己或者沒有尊重自己,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。
如果你能夠報以感恩的心,看到和面對父母給予你生命的事實,就能夠改變對父母的態度和模式。
當這種意識發生,你會做一些以前你從來不會做的事情,這是一種尋找真我的過程,找到跟爸爸媽媽之間的區別,從而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。
金錢思維也是一樣的:對金錢的態度,決定你的財富多寡!
想要賺很多錢,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能專注在錢上,因為專注在錢上面,會給你帶來太多的壓力和緊張,而從純粹的快樂和熱情出發,或者立志於改善大多數人的生活,錢才會主動向你靠近。
有研究結果顯示,當一個人太想達成一個目標時,他的效率就會降低,行動能力會減弱,而在放鬆狀態下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如果你真的想賺很多錢,就要把賺錢放到次要的位置。你可以做很多自己熱愛的事情,輕鬆的方式去享受它們,你的狀態越來越好和輕鬆,錢就越容易靠近你。
即使困難出現,你也會把它當成是一個挑戰,而不是一個問題,這是成功者的思考方式。同時成功人士並不會過多聚焦到目標上面,把能量聚焦在要怎麼樣達成目標的每一個步驟上。
每一個人最終都要和自己和解,全然地接受生命中遇到的一切接納自己身上所有的不完美,對我們的人生負責。
來上一堂改變金錢習慣的課吧!
至於我做了什麼,我都把我的作法精華,放在了這個「ETF投資行動營」裡,如果有興趣,歡迎到這個連結來看看其他人的評語。記得,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。你準備好了嗎?